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
金門迎城隍小百科-四月十二迎城隍
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,後浦人舉辦盛大城隍遶境巡安,相傳這天是陳龍從金門城遷署移駐後浦的紀念日。後浦人以辦自家喜事的心情來迎城隍,連日來各家戶都會擺桌宴請親戚朋友來作客,來看一年一度金門島上最盛大的廟會。
「浯島邑主城隍」原是在金門城坐鎮顯靈,清康熙年間隨總兵陳龍移駐後浦(即現金城鎮市區),自此相沿三百多年來,城區四里民眾於遷治日的農曆四月十二日舉辦巡安大遊行,為金門最盛大、也是保留前清古制而受矚目的廟會。
據金城鎮耆老指出,出巡又稱巡境或遶境,是民間信仰的重要習俗之一。為甚麼城隍爺要出巡?縣太爺是陽官,管理地方政事。城隍爺是陰官,管理陰間政事,所以每年要出巡轄區,明查暗訪,驅辟邪崇,保護合境平安,每年浯島邑主城隍出巡,由後浦東、西、南、北門四境輪值,在出巡之前一週晚上,各境廟宇鑼鼓陣,先行練習遊行,金城鎮公所配合浯島城隍文化觀光祭,推出有民俗表演、化妝踩街等系列活動,氣氛鬧熱,為迎神賽會前奏。如逢「大迎」,出巡前夕,有「踩路」之俗,亦稱「暗訪」,以火爐油鼎前導,七爺、八爺、文武判官、各境神輦,繞境遊行,驅除兇神惡煞,有如現代「掃黑」行動。
「四月十二」這已成為後浦城隍爺生日的代名詞,這一天,後浦城人看人,都擠到大街、小巷、廟裡來看迎城隍,看城隍爺繞境巡安!來後浦燃點三支香拜城隍,金城各家戶都開始擺桌宴請,流水席一桌又一桌,親戚朋友、兄弟姐妹,統統來作客,來看迎城隍!
傳統迎城隍是每三年有一次「大迎」(必逢閏年),有兩次「小迎」,由東西南北四境輪值作爐主。「小迎」是遶行後浦四境,有固定的「香路」,家家戶戶忙著「犒軍拜門口」,到城隍廟「拜榜下」,一片忙碌,一片熱鬧,香客膜拜城隍的心情更是虔誠。
四月十二的迎城隍,這一天是神人共樂的日子,城隍爺遶巡大街小巷,這樣一來,鬼怪不敢作祟,百姓能夠安居樂業;迎城隍,城隍爺明察暗訪,這樣一來,人間的是非善惡,了然於神明指間,惡徒不敢妄法作歹。(金門日報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